靜夜思-翻译注释,拼音赏析

    时间: 浏览:526次  来源:知识分享

靜夜思-翻译注释,拼音赏析

李白〔唐代〕

chuáng qián míng yuè guāng 

    床前明月光

古:平平平仄平  ◆光【七阳平声】

今:平平平仄平  ◆光【十唐,ang,iang,uang】

yí shì dì shàng shuāng 

    疑是地上霜

古:平仄仄仄平  ◆霜【七阳平声】

今:平仄仄仄平  ◆霜【十唐,ang,iang,uang】

jǔ tóu wàng míng yuè

    舉頭望明月

古:仄平通平仄  ◆月【六月入声】

今:仄平通平仄  ◆月【三皆,ie,üe】

dī tóu sī gù xiāng

    低頭思故鄉

古:平平通仄平

今:平平平仄平  ◆鄉【十唐,ang,iang,uang】

【譯文】

明亮的月光灑在窗戶紙上,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白霜。

我抬起頭來,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,不由得低頭沉思,想起遠方的家鄉。


【注釋】

靜夜思:靜靜的夜裡,產生的思緒。

床:今傳五種說法。

一指井臺。 已經有學者撰文考證過。 中國教育家協會理事程實將考證結果寫成論文發表在刊物上,還和好友創作了《詩意圖》。

二指井欄。 從考古發現來看,中國最早的水井是木結構水井。 古代井欄有數米高,成方形圍住井口,防止跌入井內,這方框形既像四堵牆,又像古代的床。 囙此古代井欄又叫銀床,說明井和床有關係,其關係的發生則是由於兩者在形狀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類同。 古代井欄專門有一個字來指稱,即“韓”字。 《說文》釋“韓”為“井垣也”,即井牆之意。

三“床”即“窗”的通假字。 本詩中的‘床’字,是爭論和抗告的焦點。 我們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。 本詩的寫作景是在一個明月夜,很可能是月圓前後,作者由看到月光,再看到明月,又引起思鄉之情。

既然作者抬頭看到了明月,那麼作者不可能身處室內,在室內隨便一抬頭,是看不到月亮的。 囙此我們斷定,‘床’是室外的一件物什,至於具體是什麼,很考證。 從意義上講,‘床’可能與‘窗’通假,而且在窗戶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。 但是,參照宋代版本,‘舉頭望山月’,便可證實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。 從時間上講,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對作者原意的忠誠度上,更加可靠。

四取本義,即坐臥的器具,《詩經·小雅·斯幹》有“載寐之牀”,《易·剝牀·王犢注》亦有“在下而安者也。”之說,講得即是臥具。

五馬未都等認為,床應解釋為胡床。 胡床,亦稱“交床”、“交椅”、“繩床”。 古時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,馬紮功能類似小板凳,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,而是可卷折的布或類似物,兩邊腿可合起來。 現代人常為古代文獻中或詩詞中的“胡床”或“床”所誤。 至遲在唐時,“床”仍然是“胡床”(即馬紮,一種坐具)。

疑:好像。

舉頭:抬頭。


【賞析】

 這首詩寫的是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的感受。

詩的前兩句,是寫詩人在作客他鄉的特定環境中一刹那間所產生的錯覺。 一個獨處他鄉的人,白天奔波忙碌,倒還能沖淡離愁,然而一到夜深人靜的時候,心頭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的波瀾。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,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。 “疑是地上霜”中的“疑”字,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睡夢初醒,迷離恍惚中將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誤作鋪在地面的濃霜。 而“霜”字用得更妙,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,又表達了季節的寒冷,還烘托出詩人飄泊他鄉的孤寂淒涼之情。

詩的後兩句,則是通過動作神態的刻畫,深化思鄉之情。 “望”字照應了前句的“疑”字,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為清醒,他翹首凝望著月亮,不禁想起,此刻他的故鄉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。 於是自然引出了“低頭思故鄉”的結句。 “低頭”這一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於沉思之中。 而“思”字又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像:那家鄉的父老兄弟、親朋好友,那家鄉的一山一水、一草一木,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……無不在思念之中。 一個“思”字所包涵的內容實在太豐富了。

明人胡應麟說:“太白諸絕句,信口而成,所謂無意於工而無不工者。”(《詩藪·內編》卷六)王世懋認為:“(絕句)盛唐惟青蓮(李白)、龍標(王昌齡)二家詣極。李更自然,故居王上。”(《藝圃擷餘》)怎樣才算“自然”,才是“無意於工而無不工” 呢? 這首《靜夜思》就是個樣榜。 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來,說是“妙絕古今”。

這首小詩,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像,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; 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,寫遠客思鄉之情,然而它卻意味深長,耐人尋味,千百年來,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。

一個作客他鄉的人,大概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吧:白天倒還罷了,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,思鄉的情緒,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; 何况是月明之夜,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!

月白霜清,是清秋夜景; 以霜色形容月光,也是古典詩歌中所經常看到的。 例如梁簡文帝蕭綱《玄圃納凉》詩中就有“夜月似秋霜”之句; 而稍早於李白的唐代詩人張若虛在《春江月夜》裏,用“空裏流霜不覺飛”來寫空明澄澈的月光,給人以立體感,尤見構思之妙。 可是這些都是作為一種修辭的手段而在詩中出現的。 這詩的“疑是地上霜”,是敘述,而非摹形擬象的狀物之辭,是詩人在特定環境中一刹那間所產生的錯覺。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覺呢? 不難想像,這兩句所描寫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、短夢初回的情景。 這時庭院是寂寥的,透過窗戶的皎潔月光射到床前,帶來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。 詩人朦朧地乍一望去,在迷離恍惚的心情中,真好象是地上鋪了一層白皚皚的濃霜; 可是再定神一看,四周圍的環境告訴他,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。 月色不免吸引著他抬頭一看,一輪娟娟素魄正掛在窗前,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淨! 這時,他完全清醒了。

秋月是分外光明的,然而它又是清冷的。 對孤身遠客來說,最容易觸動旅思秋懷,使人感到客况蕭條,年華易逝。 凝望著月亮,也最容易使人產生遐想,想到故鄉的一切,想到家裡的親人。 想著,想著,頭漸漸地低了下去,完全浸入於沉思之中。

從“疑”到“舉頭”,從“舉頭”到“低頭”,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心活動,鮮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圖。

短短四句詩,寫得清新樸素,明白如話。 它的內容是單純的,但同時卻又是豐富的。 它是容易理解的,卻又是體味不盡的。 詩人所沒有說的比他已經說出來的要多得多。 它的構思是細緻而深曲的,但卻又是脫口吟成、渾然無跡的。 從這裡,讀者不難領會到李白絕句的“自然”、“無意於工而無不工”的妙境。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laibuxi.com/15253.html
本文图片文章皆有版权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,违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
猜你喜欢

陕北方言地名词语解:读懂陕北文化的密码

陕北方言地名词语解:读懂陕北文化的密码陕北方言地名词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,是陕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通过解读这些地名,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陕北地区的历史、地理和文化,读懂陕北文化

2024-03-18  分类:知识分享  浏览:9次

陕北方言地名词语中蕴含的文化内涵:一部活着的陕北历史

陕北方言地名词语中蕴含的文化内涵:一部活着的陕北历史陕北,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一环,其方言与地名词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,是陕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陕北的地名词语中,蕴含着

2024-03-18  分类:知识分享  浏览:9次

佛系是什么意思啊?解析佛系文化的内涵与特点

佛系是什么意思啊?解析佛系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佛系,最初源自于日本,后来在中国和其他国家也流行起来。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一种淡泊、超然的生活态度,主张随缘、不积极追求功名利禄,以平

2024-03-13  分类:名言名句  浏览:18次

探寻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,祈福新春,传统文化的生机与美好

探寻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,祈福新春,传统文化的生机与美好二月二,是中国传统农历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点,有着丰富的习俗和深厚的文化内涵。在这一天,人们通过各种活动,祈愿新一年的祥和、

2024-03-11  分类:知识分享  浏览:20次

2024年二月二龙抬头真的有龙抬头热吗?传统文化与现实气象解读

2024年二月二龙抬头真的有龙抬头热吗?传统文化与现实气象解读二月二,龙抬头,是中国传统的节气之一,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。人们常说“二月二龙抬头”,意味着此时天气将逐渐转暖,进入

2024-03-11  分类:知识分享  浏览:26次